集团
热门关键字: 电子银行信用卡悦生活贵金属

只争朝夕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0-01-22

 

 

 

 

■ 蔺文辉 顾洮林

建行大学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9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明确建行大学角色定位,全面开创建行大学美好未来。

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事业,多次强调加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精神,是办好建行大学的根本遵循,是建行大学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针。

角色定位

做建设新时代的新匠人

顺应时代潮流。建行大学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职业教育理念与金融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建行大学帮助理论学习时间长但实践尚浅的在校生增加实训,为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学习时间较少的工作人员补给新知,使学员范围扩展至社会全员,学习场景走出书斋、走向职场、走向工地、走向田野,培育形成“处处即学习、时时即学习、事事即学习”的全面学习、全员学习新生态。

回应时代呼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行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行大学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行推进“三大战略”、参与智慧政务、创办建行大学、设立劳动者港湾等,积极解决社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既是对建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的基因承继,也是瞩目一流企业大学的使命要求,更是在民生实事上体现为民尽责、为国分忧的情怀担当。

争做时代先锋。作为走在企业办学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建行大学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血脉里充盈着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基因,是新时代的改革派、创新派,更是行动派,肩负着培养多样化金融人才、赋能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学校要争做时代先锋。建行大学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关切,大力培养能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行家里手和实干家。建行大学一方面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以金融科技大数据等科研与教学手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助力提升现代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围绕全行发展战略,完善组织架构,创新教学、培训、调研、出版等形式,纵深推进“三大战略”。教师要争做时代先锋。总行将在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上对建行大学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倾斜,希望大家扑下身子、潜心教育、诲人不倦,将自己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丰富理论知识向学员们倾囊相授。学员要争做时代先锋。建行大学借助科技力量,把全行碎片化培训资源整合为有机整体,为员工打造互联互通、互用共享的终身学习生态圈。建行大学致力于全行员工培训,助力全体员工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迸发创新活力,成为经营管理能手,夯实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确保建行发展经久不衰、基业长青,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做补给新金融的营养师

为新金融补给人才。建行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不断探索独具特色的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终身学习习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新金融人才。依托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开发面向全社会的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项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模式创新,形成社会公认的金融科技人才认证标准,助力金融行业科技人才质量提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与融合,也给建行全体员工创造了一个平等交流、共享创新、终身学习的“第三空间”。高校也可以通过与建行大学合作,共享建设银行海量脱敏数据、研究案例,创造更多教师及学生实践、实习机会,共同开展学生培养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有效回应新时代对新金融人才的迫切需要。

为新金融补给资源。建行大学建立高效、及时、精准的信息沟通和需求统筹机制,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通过创新奖励支持、入驻创客孵化空间、产业园区优惠、投贷联动创新、企业贷款授信优先支持、免费线上创业课程等配套支持,将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智力资源、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缩短创新成果转化周期,构造新金融创新创业成长新生态,更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为新金融补给智慧。建行大学是学习型组织的载体,源源不断地提供持续进步的人才、持续迭代的思想、持续翻新的场景。建行大学与政府、高校、企业紧密对话,在产教融合、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等领域打破藩篱、互为补充、深度合作,提升国民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提供智慧供给。实施“百万创业者培训计划”,通过金融课堂让企业家、公务员、金融从业者聚到一起,促成不同行业、身份、视野的学员彼此交流互鉴、团结协作解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建行大学的课堂,始终坚持一端连着国家大势、一端连着人民大众,将金融政策解读、金融产品服务、金融工具应用、金融风险意识等送到千家万户。在建行大学搭建的国民金融教育平台上,金融因为走近人民而变得更加贴心、更加温暖。

做培育新生态的新园丁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大学,建行大学始终牢记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主动切入社会痛点,改善教育供给,关注青年成长、关注乡村振兴、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只要是社会痛点,就与建行息息相关,只要是民生难点,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担当。当我们扛起这些“看似与主业无关”的担当以后,就会发现有很多惊喜纷至沓来。建行大学汇聚政府、高校、企业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理论型、实用型师资力量,相互借势、相互赋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金融创新不断进入新领域、迈上新台阶,培育全新的金融生态。

要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金融新生态。建行大学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创建的企业大学,既是面向内部员工的职业教育平台,也是以“专业化、共享化、科技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推进产教融合、赋能社会的教育培训平台。要打造开放、自由、创新的金融新生态。建行大学所提出的“开门办大学”不仅是走出去办教育、贡献金融智慧,还要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大学教育生态中,积极探索运用高校资源办好企业大学的新模式,形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体系。要打造普惠、实用、亲民的金融新生态。建行大学以服务社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产学研用深入融合、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促进银校企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融合。

政治站位

我们的大学,是党领导的大学。要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政治高度和历史视野出发,深入学习贯穿其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发挥好“中组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共建共享试点合作单位”“建行大学井冈山党性教育学院列入中组部省部级党委(党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等教育优势,用足在线教育资源,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建行大学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

要将党的建设贯彻建行大学的发展。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长期的政治任务,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人才培养

加强教学合一培训体系建设。我们要培养一支善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能力”建设的人才队伍,勇于胜任总行党委加快推进新金融行动的人才队伍。建行大学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教与学是双向的,只有“教”和“学”两方面都努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金融人才。我们要始终秉承“专业化、共享化、科技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教”上,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要强化全球培训合作,引进外部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建行故事。每一期培训要做到人员选拔、课程设计、班级组织等精准到位。我们要在“学”上,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要切实激发学员树立“把学习当作乐趣”“将知识用在实践”“强化使命担当意识”等新思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合一。

加强科研管理能力和资质认证体系建设。要规范建行大学科研课题立项、评价标准体系,促进科研成果的产成转化。抓好34个课题研究计划和建行大学实验室与联盟成员签约的11个联合科研项目。要围绕国家职教改革政策,围绕建行大学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工作需要,研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相关政策,尽快推出《建行大学资质认证管理办法》。要依托建行系统现有岗位考试体系,组织引导建立初级、中级、高级和分层分类的资格认证体系。在“存量”上,要保证原有初级资格的提质升级,中级、高级部分加快与国际、国内认证培训对接。在“增量”上,要打造重点领域,精品资质认证及相关精品培训。

加快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建设。要建立以专业为单元,综合岗位任务、知识技能要求与职业发展路径,融合工作任务、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标准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要开发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匹配的进阶式学习项目,开发基于组织需求的常设精品项目,开发基于响应业务问题求解、组织咨询诊断、客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开发基于个人需求的选学课程和项目,以此匹配相应的课程、教材、师资和案例等,形成建行大学基本的课程体系。

持续整合校区产品资源。要结合校区专兼职教师、合作高校师资资源状况,梳理特色课程及项目,组织各校区编制和动态管理《校区产品资源手册》。以此探索校区特色功能建设方向,以特色方向和学科门类为框架,在各自功能领域内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课程和品牌项目。

持续评选百佳精品学习项目。以表彰的“最佳学习”项目为基础,做好精品项目在全行范围的推广应用。对列入2020年度培训计划中的常设精品项目,要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升级改进和品牌包装,要推出若干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终身学习”品牌。

持续打造“惠学习 读精品”线上学习项目,创新直播模式。要通过员工抢课,多学多奖励的方式,鼓励大家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科技性、普惠性、共享性”,把在线教育打造成为“组织发展的发动机、员工学习的加油站、群众实用的百宝箱”。

产教融合

整合联盟单位资源,打造精品培训。联合联盟成员等单位开展培训,以助力落实国家战略、培育新金融人才为目标,共同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社会大众赋能。在搭建平台基础上,探索助力打造良性生态系统。要坚持开门办大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着力推进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落实行动宣言,实施“上海行动计划”。要通过建设创业者港湾和小微企业商学院,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服务。推进“金智惠民”工程,开展公益培训。紧密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从重点目标人群、重点培训内容等维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普及和实用知识培训,向社会赋能,让大众认可,全面完善“金智惠民”培训体系。要加快推动“金智惠民”工程品牌化、系列化,精心组织开展“金智惠民-乡村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会使用金融工具。

聚焦前沿专题课题研究。与高校联合开展高水平的前沿专题研究,提升实战型课题合作的供给能力和质量,依托实验室脱敏数据,共享数据和案例的使用环境,帮助高校更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探索推进共建研究中心。探索推进联盟成员与联盟高校共建研究中心,明确合作关系和内容,形成内外部力量有机结合的多元开发模式,逐步带动形成联盟自身的内生能力和研究特色,致力于产教融合深入共建。

打造品牌项目,促进成果转化。联合联盟力量,助力国家双创战略,采用专题论坛、主题大赛等灵活形式,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综合孵化生态,促进企业、银行、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成果转化落地。建设长效机制,助力社会实践。常态化开展学子下乡实践活动,推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选拔建立实践导师队伍,逐步搭建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探索建立项目带动、基地保障、导师引领、双向挂职等多种长效机制,加强与职业学校协同合作。响应国家政策,出台相关倡议。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研究出台支持联盟高校、企业、行业争创产教融合试点单位的相关倡议,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

学习体系

以教学管理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大学级知识体系。在现有制度建设基础上,结合工作职责、任务、环境的新要求、新变化,将教学运行、师资、课程、教材、培训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尽快修订完善、印发落地,逐步建立职责清晰、管理高效、服务规范的基础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运转和教育培训理念的贯彻落实。要提升课程开发及项目设计能力,对学习项目运用“市场需求确定-研发-交付-迭代升级”全流程管理,培养一批学习项目设计师。要开发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匹配的进阶式学习项目,开发基于组织需求的常设精品项目,开发基于响应业务问题求解、组织咨询诊断、客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开发基于个人需求的选学课程和项目,开发配套的“教学大纲+培训课程+教材+案例+题库”,持续丰富学习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构建大学级共建共享新体系。加快培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名师队伍,实施“建行大学名师培育计划”。根据师资来源及岗位特点,按照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三个系列进行管理,建立各类师资等级管理、准入和退出机制、培养使用机制、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结合网络平台教学运行管理功能上线等基础建设举措,规范网络平台师资中心管理,推进师资库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和现场集中培训,打造“网红”老师和专兼职名师,充分发挥临退休或已退休的专家和领导的经验和智慧,通过特聘专家机制更好地传承建行文化,多维度提升共建共享的吸引力与美誉度。

以职业技能标准制定、鉴定、培训与考试为抓手,建设新金融人才培训评价组织新体系。积极申请,争取成为新金融人才培训评价组织,参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等相关工作。持续打造“培训+证书”品牌。探索建立员工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将“建行学分”作为人才评价和职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以“金智惠民”工程建设为桥梁,建立承担国家培训基金项目新体系。对包括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扶贫对象、涉农群体等大规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创业致富培训,对金融财务等广大社会从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劳动者预备培训等专项培训。

以参与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建设数字化生产要素跨界流动新体系。通过建设“金融+科技+产业+教育”综合孵化生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服务。联合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加强新金融人才培养,除了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教育外,还要为新金融专业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提升全社会金融素养做出贡献。以万民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为载体,为联盟大学在校生创造更多的感知金融、了解社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演练学习,同时也将更多地为学子们创造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

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突破,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体系。通过做实联盟,输出教师,互派教师,双向流动,实施双栖计划。实现校企对接,打通建行员工的培养渠道。逐级打通客户、员工培养。以人才高地建设统领推动银行和企业、行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通过课程资源共享、人员互派培养、师资能力提升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参与国民教育行动为支撑点,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体系。建行大学作为新型企业大学,要高起点高标准运行,结合产教融合孵化平台、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等建设,可主动对接落实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训。结合国家需要,择优精选,新金融人才课程 、师资,打造标准化证书试点和若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试点。积极参与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及资源优化配置,争取成为国家产教融合联合科研基地。通过举办岗位资格类认证培训,使从业人员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可获得政府技能提升补贴。积极落实推进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面向员工和社会开展公司信贷人员职业资格、财务分析师、理财顾问、大数据分析师、金融科技架构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以融媒体和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建设融合发展新体系。当前融媒体、品牌从原有的传播角色,已经转化成为了具有信息传播、业务参与、创新推动的三种角色,将融媒体中心和品牌中心打造成为推动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引擎,适逢其时,无限可能。要以技术为支持,加强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要以完善品牌视觉形象VI体系为抓手,塑造建行大学统一规范的整体品牌形象。要打造重点品牌、特色品牌,形成品牌合力。要大力宣传践行建行大学核心价值理念,积极传导培育建行大学优秀文化。

以建行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关键点,建设覆盖乡村教育的新体系。要健全年度培训计划运行管理,建立灵活响应的计划生成机制,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设计教育学习项目。要以《建行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建行大学发展规划》等制度为基础,主动健全重塑治理体系及组织架构、提升校区规划建设水平、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培训研究能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实施保障,形成保障有序、科学高效的建行大学治理运行体系。要高水准做好数字图书馆、学习平台、信息平台等网络建设工作,确保科技体系在建行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中充分释放动能。在加强校区规划布局,推进校区建设的基础上,要打造乡村振兴学院和乡村学堂,加大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建设乡村教育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从服务“一带一路”产业链入手,到“一带一路”国家、中东欧国家举办培训班,在赋能“一带一路”倡议中不断扩大自身影响。

以培育业务增长点为己任,建设新金融知识推广普及新体系。要做伟大的银行,就需要有一所伟大的大学作支撑。新金融与新大学,都是我们要开创的伟大事业。“金融+科技+教育”的融合之力,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字体: